2025年7月8日,甘肃天水市联合调查组通报麦积区培心幼儿园血铅异常事件调查结果:该园251名幼儿中,233人血铅异常,仅18人指标正常。溯源发现,幼儿园早餐“三色红枣发糕”与晚餐“玉米卷肠包”的铅含量分别高达1052毫克/千克与1340毫克/千克,超出国标(0.5毫克/千克)2000余倍。经侦查,园长朱某琳、投资人李某芳授意后厨人员网购含铅彩绘颜料(包装明确标注“不可食用”),稀释后掺入食品。目前公安机关以涉嫌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对8人刑事拘留,2人取保候审。关联的渭北、慈爱、蒙迪爱三家幼儿园检测结果正常。
当工业颜料混入幼儿餐盘,这场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撕开了民办教育监管的隐秘裂痕,更暴露出儿童健康防线上的系统性风险。
调查直指事件核心——蓄意投毒。彩绘颜料与食用色素价差显著:食用色素市场行情报价约30-50元/公斤,而工业彩绘颜料仅需10-15元/公斤。为节省每月数百元的成本,责任人竟将含铅毒物注入幼儿食品。《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明确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最高可判处死刑。此次8人被刑拘,正是法律对突破人伦底线行为的零容忍回应。而投资人李某芳同时控制区内四所幼儿园的连锁模式,更凸显民办教育资本化扩张中可能滋生的监管盲区。
培心幼儿园虽于2022年6月取得办学资质,但园长朱某琳与投资人李某芳均无食品专业背景。民办幼儿园的审批侧重场地与消防等硬件指标,对后勤管理团队的专业性审查严重缺失。
涉案人员轻松藏匿含铅颜料,暴露日常监管的失效。民办园后厨多自主运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双随机”抽查频次低、覆盖面窄。2024年教育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全国仅32%民办幼儿园接入“明厨亮灶”监控系统。
问题食品的留样被发现铅超标,证明制度虽存却未能阻止犯罪。根源在于留样检测依赖被动送检,而基层监督管理部门快检设备不足、专业人力匮乏,导致有毒物质难以及时拦截。
通报中“纪检监察机关已启动对监管失职、渎职人员的调查”释放明确信号——行政问责必须与刑事追责同步推进。教育部门是否履行对民办幼儿园的日常督导职责?《学前教育法(草案)》要求教育部门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但执行力度存疑。市场监管环节是不是真的存在“以罚代管”?涉事幼儿园此前无违规记录,反映基层监管流于形式。
连锁幼儿园的跨园监管漏洞亟待填补。李某芳同时运营四所幼儿园,却未触发风险预警机制,暴露教育、市监部门信息共享机制的断裂。
国家力量紧急驰援:国家卫健委、甘肃、陕西、湖南、重庆五地专家组成联合医疗组,201名患儿48小时内收治入院,25支心理疏导团队同步介入,最大限度降低健康损害。
全链条追责体系启动:从刑事拘留直接责任人,到纪检监察机关追查监管失职者,打破“基层惰政”的恶性循环。
技术赋能监管:推行民办幼儿园后厨实时监控强制接入市监平台,家长可通过App限时访问;信用惩戒加码:建立食安犯罪人员“终身行业禁入”名单,并向社会公示;检验测试能力下沉:为县级市监部门配备便携式重金属快检设备,实施“一周一抽检”;食材溯源全覆盖:强制幼儿园公示每日食材采购凭证与添加剂使用清单,区块链技术实现全流程追溯。
天水血铅事件是一记沉重的警钟,更是一次制度觉醒的契机。当8名嫌疑犯被铐上手铐,当监管失职者面临党纪国法的严惩,我们正真看到的不仅是正义的彰显,更是社会治理体系向深水区迈进的决心。233名幼儿受损的健康无法逆转,但他们用伤痛换来的制度革新,将为中国千万儿童筑起一道钢铁防线。从甘肃到全国,从调查到行动,我们正在见证一场儿童食品安全防线的历史性重建——因为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都不可辜负,每一张餐桌的安全都关乎民族的未来。当阳光照进后厨,当责任贯穿链条,我们终将让“铅影”永远成为过去,还童年以本应有的纯净与希望。

甘肃天水血铅事件调查的最终结果公布8人刑事拘留强烈建议全链条追责
时间: 2025-08-11 14:28:39 | 作者; m6官网
发送询盘
产品详情
相关产品